欢迎访问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OA 办公系统

  • 微信公众号
  • 预约挂号

健康科普

HospitalCulture

因人而异贴秋膘

发布时间:2018.08.17阅读次数: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很多人胃口较差,饮食摄入量少,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古人认为弥补营养的办法就是立秋后多吃肉,就像在皮下贴了一层 “膘”一样,因此,立秋进补也被称为“贴秋膘”。

事实上贴秋膘,是从古代开始就有的习俗。古时候高温酷暑时没有电风扇空调降温,人们普遍胃口较差,吃得少,消耗多,夏季过后,很多人瘦了一圈,俗称“消夏”。夏季过后,认为弥补营养的办法就是立秋后多吃肉食、面食以及各种肥甘的美味佳肴进补, 增加体重。而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空调的使用,冬暖夏凉,夏季人们的体重也并不一定会减轻,因此“贴秋膘”已显得不太重要,而且贴补的内容和以前也有所不同。最主要的是确实需要贴秋膘的,在贴秋膘前要先弄清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判断自己怎样“秋补”,即“贴秋膘”要适度,更要因人而异。切不能依样画葫芦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当然,适当‘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若贴补过分,运动量又相对不足,则易导致肥胖,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有害健康。

所以“贴秋膘”不能一昧地补肥甘厚腻的高脂肪肉类,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补食材。  那各种人群的“贴秋膘”有何讲究呢?

首先体重偏低者才适当贴膘。可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 /身高2(m 2)来评价,低于18.5者,即说明体重偏低,需要并可以贴秋膘,就要让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增肥”,以便保持身体健康。比如成年女性身高1.65米,体重48公斤,BMI=48 /1.652=17.63,低于18.5,说明体重偏低存在营养不良了,需要加强营养贴秋膘和长体重了。

其次需要辨体进补,对症贴膘,也就是因人而异贴秋膘。

脾胃虚弱者: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人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胃的食物,如芡实、山药、小米等,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另外还需要适当增加进食总量及食物种类,也就是现在提倡的食物多样化,保证足够的主食和肉、鱼、豆类、蛋类及蔬果类。

胃火旺盛者:平素喜欢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因为长期摄入各种肥甘厚味,日积月累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常表现为心烦、易怒、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胃火旺盛症状。这类人群在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除胃中之火,可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蒲公英等清除胃火的蔬菜,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年人及儿重:这类人群由于脏腑功能较弱,往往存在脾胃腐熟、运化食物能力较弱的情况,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等症状。因此,在进补前就要注重消食和胃,不妨吃点白萝卜、山楂等具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同时,进补应该适度、适量,避免加重脏腑功能受损。

如胃肠道功能不好,经常拉肚子,需要限制膳食中的脂肪的摄入量,并慎食或少吃豆类、牛奶、萝卜等易产气之食物,还要注意少食坚果,以及慎食或少食其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总之要做到因人因地而异地吃、恰到好处地吃,按需而入地巧贴秋膘。并且要遵循食物营养金字塔的规律,规律饮食并饮食多样化,以补充谷物和蔬果为主,合理控制豆奶制品、肉蛋、油脂类食物的比重。注意主副食的合理搭配,增加富含各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如深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蔬菜、植物油、花生、蛋黄、土豆、肉类、玉米、谷物、坚果、贝壳类、牛奶和乳制品等。做到悠悠地贴秋膘,悄悄地调体质

上一篇:秋天解燥有一宝,如何食用有讲究
下一篇:虽然立了秋 “身在伏中要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