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名鼎鼎的“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更广为人知的标签要属补钙和健骨了。其实,调节情绪也是维生素D的特长之一。
你有过类似的感觉吗:天一冷,人就容易变得懒散而消极。身体出现的这种无力和抑郁,可能就是缺乏维D的表现。
维生素D不足,可能引发抑郁 有文献报道,缺乏维D可能会引发情绪抑郁。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维D含量常常更低,抑郁症状越严重的患者,其体内维D含量越低。而维D越充足,人的精力越充沛。
秋冬季,维生素D更容易告急 ,“很少晒太阳是缺乏维生素D的首要因素。”我们体内大部分维D,需通过晒太阳后皮肤合成。长时间在室内学习或工作,不爱去户外活动,即使出去也要打伞、涂防晒霜,以及雾霾天的影响,都会影响人体和阳光的亲密接触。在寒冷的季节,尽管不涂抹防晒霜,大部分人也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减少了与阳光接触的机会,在温暖的季节没有多“储存”一点维D的人,短缺情况就会变得更严重。另外缺乏维D还会出现这些典型表现:炎症或感染炎症后不易好;总觉得累;关节疼痛,四肢无力;感觉肌肉疼。感觉抑郁、特别是在冬季,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维D不足!
哪些人容易缺维生素D?维D缺乏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家庭妇女、老年人多见。此外,胃肠道疾病、肝病、肾病等也会引起维D缺乏。特别是以下四类人群:
晒不到太阳的人 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室内的白领职员、“昼伏夜出”的夜班人员、“宅男”“宅女”们都是高危人群。
总擦防晒霜或化妆的人 化妆品和防晒霜会隔离掉大量的紫外线,紫外线没办法和皮肤中的7-羟胆固醇接触,就不能合成维D。
素食主义者 维D是脂溶性的,适量摄入脂肪可促进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为了减肥不吃肉、素食人群的增加,导致维D缺乏更常见。
高龄老人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合成维D的能力减弱,再加上高龄老人在家中或养老院里长期足不出户、接触不到阳光,更容易导致维D缺乏。
如何给身体补足维生素D量?
最经济的办法,好好晒太阳 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皮肤娇嫩,时间可缩短至15~30分钟,老年人晒太阳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暴晒,隔着玻璃晒,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D,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经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的维D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过量。
先进厨房,后进药房 可以试试富含油脂的鱼类,特别是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在常吃的食物中,维D含量较高的有奶酪、蛋黄、干香菇。
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 为满足身体所需,儿童、妊娠女性、老人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D补充剂,不可过量。过多维D摄入会升高血钙水平,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患肾结石、心律失常等的风险。所以不可自行盲目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