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气温一路走低,今天我省部分地区飘雪了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期间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关注?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为什么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影响更大?
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身体失温的发生。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的敏感性疾病有哪些?
1、呼吸系统疾病: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2、流感严重会致命
您知道吗,流感病毒在干冷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加快,病毒附着在浮尘上,更加容易传播流感。
如果您真的在这个时节患上了流感,那么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千万别在这个时候逞强,工作团队少了你一个也许根本不受影响,但是都被传染流感就全军覆没啦!另外也要多多饮水,屋内做好通风保持清洁。
3、对“脑卒中”严防死守
气候变寒冷,会影响心脑血管,造成血压波动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注意防寒、保护阳气。
除了保障好头部的温暖,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对“脑卒中”要严防死守。
冬季容易发生中风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过冬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控制好情绪,同时避免忽冷忽热的温度刺激。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冬季养生更重在静和藏,虽然现在已经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时节,没有百花可赏,其实一年四季都是好光景,冬季的萧索封藏为的是来年更加丰硕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