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在春天注重调养身体,便可为整年的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春季养生到底该做到哪些呢?
心理方面 保持心情愉快
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春季养生重点养肝,养肝则要保持心情愉快。中医里常说“怒伤肝”,因此,应尽可能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升发、顺调。否则,情绪过度受刺激会破坏五脏平衡协调的关系,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则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
起居方面 早睡早起
春季要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起床后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这样易使思维迅速活跃起来。此外,老适宜安排一定时间午睡。
运动方面 多做户外活动
春季万物复苏,绿色植物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阴离子倍增,宜多做些户外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利于调节情绪。
习惯方面 春季多梳头
中医认为,人的头顶汇集了许多穴位,头也是诸阳之首,阳气是从头顶开始生发的。在春季人们必须养阳,多梳头对养阳有一定的好处。
食方面 多吃时令蔬果
古人云:“不时,不食”,因此要多吃春季的时令菜,包括韭菜、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等。还有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
总的来说,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