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瘦”即健康,“瘦”即长寿,是真的吗?
赞着说老年人容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多数与肥胖有关系,因此老年人瘦了好。诘者说,老年人瘦了不利于抵抗疾病的消耗,略胖的人反而更长寿,孰是孰非?
“长寿与胖瘦有关吗?”或者说:“胖或者瘦必然会长寿吗?”,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非常多,任何单一因素很难具有决定性。清人方苞释《论语》曰:“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古人更有《十叟歌》,通过记述10位老人每人以一个养生秘诀得享长寿的故事,教人以养生的妙法。10位老人,10种方法,“若能遵以行,定能益人寿”。清人赵翼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自己当有所决断。可见,长寿之法,千千万万,胖或瘦或许与长寿相关,但并不是胖或瘦就必然长寿。
首先,老年人不要刻求“泯然众人”,追“胖”求“瘦”老年人之间,由于体质特点、生活习惯、精神情志、所处环境、有无疾病等各不相同,体形必然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生命的个性化特点。老人从众心理尤重,见到别人瘦得精神,或者胖得富态,往往千方百计要与之看齐,这恰恰违背了生命活动规律。因此,老年人只要自身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可。要知道,自身生命自然形成的形体胖瘦程度,往往最适合“自己”,才能带领“自己”走向长寿。
其次,当心突然消瘦。 有文献报道,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体重下降,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先兆。从医学角度来看,如果老年人日常习惯没有变化,体重却快速减轻,则必然存在一种高消耗人体储备的病因,往往是罹患某种高消耗性疾病或已有疾病加重的外在反应,则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掉以轻心,甚至“因瘦而喜”,则可能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所以,“老来瘦”虽然为习惯所喜,但老人养生切不可盲目求瘦。胖瘦都是表面现象,长寿才是根本目标。“瘦”与“寿”音虽同,义迥异,老来瘦未必“老来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