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除了美景之外,还有美食,公园里、马路边,苋菜、荠菜、马齿苋、香椿……这些正当季的野菜格外受到市民青睐。春季吃野菜,成为一些朋友捕捉春天气息,换换饮食口味的一大爱好,但也有不少人生出疑问,哪些野菜可以吃?野菜是否有重金属风险?
说实在的,以前说到野菜,年长一些的人联想到的是生活困难时期,拿野菜来当干粮活命的痛苦回忆,也往往把吃野菜与生活困难联系在一起。可如今,痛苦的回忆已经远去,吃野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地里长的荠菜、苦菜、灰灰菜、鱼腥草,树上长的榆钱、榆树叶、柳树芽等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经过很多前人的尝试后,能吃的野菜还不少:荠菜、扫帚苗、苦菜、马齿笕、灰灰菜、野苋菜、鱼腥草、蕨菜等等,各地还有特色的野菜。野菜之所以称为野菜,是因为它是野生的,不用管播种,只管采摘就行。我们铜陵地区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荠菜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维生素,蛋白质、钙含量相对较高;所以有谚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2、香椿
最好的香椿是第一茬嫩芽,它蕴藏了整个冬天的营养,口感醇厚,香味浓郁,香椿芽以谷雨前为佳,应吃早、吃鲜、吃嫩。吃前最好焯一下。刚从树上采摘的椿芽立即食用最安全,而叶子一碰就掉的香椿,最好不要食用,不新鲜的香椿头可能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香椿嫩叶内富含大量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大量挥发油和磷、铁等矿物质,各种营养素比较全面、均衡。越嫩越新鲜越好,香椿发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的不断长大,其中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
3春笋: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而且竹笋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4、蕨菜
蕨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被称为“山菜之王”,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丰富。春天的蕨菜鲜嫩爽脆,有极为特殊的山野味。而且蕨菜中的纤维素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2014年的有个美国人说蕨菜里含有致癌物“原蕨苷”,被当时网络和各大传媒传的沸沸扬扬而且将其无限扩大。其实含有致癌物并不一定就会致癌,而且蕨菜经过开水或者嗮干后就明显减少。
4、枸杞头
枸杞的确是一种“好吃”的食材,枸杞头口感细嫩,但又带着一丝丝回味悠长的清苦。《红楼梦》里就曾提到宝钗和探春问厨房要一道“油盐炒枸杞芽”,可见是一道雅俗共赏的好食材。
5、此外马齿苋、灰灰菜也是春天常见的野菜,而且是个药食同源的食材,对控制血糖血脂都有一定的功效
6、蒲公英
不得不提一下我们铜陵很多人不知道可以食用的蒲公英,却是春天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瑰宝。春天的蒲公英食疗价值最高,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无论新鲜凉拌还是嗮干泡水都很好。具有消炎、祛火、养肝、助消化的功效。
另外这野菜大家庭当中,有没有一些会有过敏的物质呢?又有哪些是有毒的呢?
春季野菜遍地,但并不是都能吃的,适合安全食用的种类还是有限的。野菜的种类繁多,但是可供人食用的其实只是少数,误食有毒的野菜会引起食物中毒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在上山采摘野菜前最好还是要先做做功课,了解一下野菜的相关知识。在采摘中,遇到不认识的野菜一定要“敬而远之”。
可能致敏的野菜(主要是食用后):荠菜、香椿、马齿苋、灰灰菜等野菜都是光敏性食物,吃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吃完后马上晒太阳(比如春游午餐吃过这些菜接触户外活动),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尤其是“光敏体质”的人更容易中招。比如马齿苋焯之类的含有光敏物质的野菜,用水焯一下,再挤出水分,可以减少光敏物质,最好放在晚餐吃。开花的野菜就不要吃了
有毒的野菜、野果很多,说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
1 毒芹 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生长在潮湿地方。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棵有恶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2 毒蘑菇 其种类很多,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蘑菇的颜色、外形等特征与其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民间有许多关于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识别方法,并不靠谱。因此大家在采食蘑菇时,应分外小心,拿不准的则坚决不采、不吃,以免发生不测。
3、蛇莓
蛇莓又称野草莓,含有一定的毒性,少量食用并不会导致中毒,如果大量食用有可能会导致腹泻。
此外,还有曼陀罗(山茄子)、红心灰灰菜 (落黎)、石蒜(野大蒜)等,都有毒,不能食用。
那么对于有些朋友说到的会不会有重金属风险?哪些地点的野菜比较安全
在采摘野菜时,除了认清野菜,能不能吃,还要了解其生长的环境。野菜极易吸收环境中的汞、铅等等人体健康不利的金属物质,大家野外采摘野菜时,要避开附近有工厂的地方,生长在化工厂河边或附近的野菜不宜吃。因为化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相当高,生长在其附近的野菜含有相应的毒素,另外,刚刚喷洒过农药的庄稼地里的野菜也不要去采摘。
在吃野菜的时候,烹饪方法应该如何掌握,在食用野菜时一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
1有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吃,这类野菜煮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大多数叶类野菜有一点涩味,食用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涩味,再烹调。
2 对那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要轻易食用野菜。如果正在服用止痛药、磺胺药或对食用、接触某些物质容易发生过敏者,吃野菜更应慎重。第一次尝鲜应少量食用,食后如出现周身发痒、浮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过敏、中毒症状,应不要再食用此类野菜,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3不要贪吃。野菜毕竟是野菜,没有成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尤其苦味野菜不宜多食。因为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作用,但过量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
这是我们前辈在亲身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但野菜就是野菜,,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重在尝鲜、品味,为紧张的生活增添些春天的色彩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