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又是一年秋季到,健康养生正当道。今天我们将邀请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教育科高级营养师,和我们一起聊聊如何安度这“多事之秋”?
嘉宾:筱智您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秋天是位于夏天和冬天之间冷热转换的一个关键季节,在天气由热转凉的过程中,大自然和咱们人体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徐科长,首先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秋季天气有哪些特点呢?
嘉宾: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自然界的秋季,首先是气温的变化,由夏天的炎热逐渐转变为秋天的凉爽,再慢慢变冷;其次是湿度的变化,由夏季的多雨潮湿逐渐的转为干燥。
主持人:我们都说秋燥容易伤肺,要补阴。您给我们具体说一说吧,这秋燥是什么概念呢?主要在咱们人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嘉宾:由于天人相应,所以人体的变化也要被动的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那么人体的毛孔由夏天热时打开逐渐关闭;外界环境的湿度降低,周围变得干燥,老百姓叫秋燥。秋燥最容易伤肺,临床上主要表现的症状就有口干,鼻干,咽干,咽痛,咳嗽,这种咳嗽是没有或稍有痰的干咳,另外肺脏本身和皮肤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所以秋天的时候皮肤比较干燥,容易出现毛发脱落的现象,老年人还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
主持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做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春防困、夏避暑、秋除燥、冬御寒。即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今天请来徐科长,主要需要您给我们说一说生活当中如何防秋燥?
嘉宾:是的,民以食为天,秋季养生首先从口做起:调节饮食,养肺生津(除秋燥),多食酸味,少食辛辣。
饮食而言呢,我们要首先多吃些甘平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比如百合、山药、莲藕、白梨,还有蜂蜜。百合有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肺止咳的作用;而山药呢,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莲藕生食能清热生津 ;熟食能健脾开胃益血。还是筱智刚才说的那句谚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多吃些当季、当地产的蔬菜水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反季节蔬果毕竟不是大自然赐予的天时地利之物。
主持人:我们常说一个秋季进补的概念,这个进补对于咱们秋燥有没有缓解作用呢?比如说进补,拿肉进补最直接,您教教咱们补一补吧。
嘉宾:好的。那么在肉类上而言,我们要尽量的吃一些鸭肉、鱼虾之类水产品,这些肉类呢就是秋天进补的最好的食物,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养阴润燥的作用。
饮食的味道来说呢,一般都是多吃偏酸的食物。因为酸呢,中医认为能够生津润燥,比如杨梅,我们吃到嘴里呢就满口津液了,那么这种津液就能够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我们古代呢还有望梅止渴的故事。同时呢,我们还要多饮水,防止咽干咽燥。不吃或少吃姜、葱、蒜、胡椒之类辛辣食品,尤其要远离油炸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主持人:病从口入,防秋燥也得从口做起,您已经和我们说了饮食的注意方面,多吃百合、莲藕,多吃鱼肉,多吃酸。我们都知道这饮食和起居总是分不开的,秋季起居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呢?
嘉宾:肯定要早睡早起。《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早点入睡,秋天9-11点之间入睡,5-6点起床,是最有利于我们精气神(阴气)的恢复的,是养生的最好的方法。高质量的睡眠对保证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睡眠质量不太好的人,可以尝试上床前用温水浸泡双脚10分钟,擦干净,用手搓脚心至微热,这对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非常有利。居室定时通风换气非常重要,但夜间不要洞开窗户,对窗而眠。
主持人:民间有句谚语叫做“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个如何理解呢?其实秋季或多或少气温是在转凉的,一些老年朋友特别怕冷,经常是一到秋季就添上了外套和棉背心,不穿的话,害怕受凉感冒了,穿了又怕违背了“春捂秋冻”的含义,这也算是我们的健康纠结了,您给我们说说吧。
嘉宾:意思是说呢,秋天的时候,晚一点增加衣服,因为秋季是链接夏冬的季节,自然界既然安排了这样一个过渡的季节,就是要给人们一个适应的过程,夏天的时候,我们人体的毛孔是开放的,到了秋天的时候呢,我们的毛孔就逐渐由张大转为关闭,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就要让我们的机体冻一冻,逐渐适应由秋天到冬天气温逐渐寒冷的节奏,把毛孔关起来。所以不要稍微有点秋风就马上穿上长衫厚衣,应该“春不减衣秋不加帽”,要晚一点增添衣物,逐渐增强自己的耐寒能力,提高皮肤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所以“御寒锻炼自秋始”。
对“春捂秋冻”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到所有人身上,虽说“秋不添帽”,可是冻也要有个限度,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不能盲目硬套。尤其是到了深秋时节,天气越来越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需穿棉”,到白露节气的时候(现在已经进入了)就不能穿过于单薄的衣衫了。特别是老人,寒冷刺激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老人不易秋冻,一旦发现天气突变,气温明显下降,就要及时增添衣衫。另外秋季老人洗澡不宜过多,洗澡时不要用碱性肥皂,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
主持人:秋天虽然有恼人的秋燥,但户外运动锻炼还是不能缺失,我觉得微微出一些汗,也许就不会那么干燥了。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嘉宾:秋天气候转凉,日照充分且阳光不强,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散步是老年人最安全的有氧运动方式,长期坚持可使血压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但老年人运动要根据自身特点量力而行,主张四分动六分静。
主持人:这文人墨客笔下的“无情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便是描述秋季大自然由繁华转为衰落的景象,不由人心生悲秋之意,尤其家有耄耋mào dié老人的子女,要知道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常会引起老年人心中垂暮之感,特别易诱发消沉情绪。
嘉宾:还有一句诗叫做“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咱们对老年人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不要觉得秋季是悲凉、虚弱的季节,重视精神方面的保健,帮助老人解郁散结。平时应提醒老人选择参加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旅游休闲等文化娱乐活动,以使老人们愉悦身心、颐养天年。
除此之外,子女还应尽可能多抽点时间给家里打打电话,唠唠家常,别让父母的牵挂扯得太长;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别让老人的孤独陷得太深。让我们用爱心、孝心和耐心陪伴帮助老人度过多事之秋,乐享晚年。
主持人:说的好,这个秋季养生需要咱们从饮食、起居、运动、心态四个大方面,四管其下。我们说的再多,还是需要您自己去做,不用您全部做到,做到一两点,我们秋季身体的麻烦事就会少很多!好的,听众朋友,感谢您收听今天的健康起跑线,我是小智,我们明天再见!
嘉宾:又是一年中秋将至,预祝听众朋友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