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7月12号是入伏的第一天,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民间百姓说的“苦夏”也就在这个时候。其实关于入伏以后该怎么养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今天我们也是请到了市妇幼保健院的高级营养师徐晓俊,来跟大家具体的聊一聊三伏天该如何养生。徐科长您好。
嘉宾: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其实我们一直说入伏入伏,简单的来说就等于进入“三伏”天了,但是我一直不太理解我们口中的三伏天是什么意思。这“三伏”究竟指的是哪三伏,能不能请徐科长给我们解释一下。
嘉宾:好的,“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这个时候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个三伏天不仅仅是热这么简单,这种气候如果我们不注意养生的话可能还会使我们的身体出很大的毛病啊。
嘉宾:所谓养生,无外乎吃吃喝喝,进入三伏以后,酷暑天气模式正式开启。
(吃的方面因为天热,胃口下降,消化能力也下降,油腻厚味的饭菜不想吃,也不好消化,不妨多吃些苦味清淡的食材,比如丝瓜、苦瓜、西瓜、绿豆、莲藕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食材),天气炎热,出汗是难免的。
主持人:三伏天由于天气炎热,身体里的水分流失的会比较快,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尤其是我们的老年朋友好像特别容易缺水,这是为什么呢?
嘉宾;我们平常许多人不习惯于主动喝水,口不渴不喝水,其实出现口渴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是体内出现缺水而通过大脑口渴中枢发出的报警信号,而老人口渴中枢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即使体内缺水了,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觉,老人又比较固执,口不渴不会主动喝水,所以老人一定要改掉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采取主动喝水。当然,成人也需要主动喝水,而不是总要等到出现故障报警了才喝水。
主持人:老人怎么喝水?喝什么水?
嘉宾:老年人群除了早晨起床第一杯水一次性喝完外,其他时间,建议主动喝水,少量的细水长流似的喝水。如果出汗不是太多,就按照平常习惯白开水、淡茶水都可以,如果出汗很多,就要少量喝些淡盐水,千万不能运动出汗后,口喝难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大量的白开水,因为出汗后体内盐分和一部分电解质流失,突然喝大量白开水导致恶心、头晕、心悸等一系列水中毒的症状。
主持人:我们去逛超市,超市里花花绿绿的瓶装饮料看的我们是眼花缭乱。矿泉水、山泉水、纯净水,苏打水、碳酸饮料、果汁、牛奶、运动型饮料……这么多类型的饮料,都健康吗?怎么喝更科学?
嘉宾:别看这些琳琅满目、各有说辞的水,大多是忽悠,买的是噱头。我们需要的是水,其他的营养是通过饮食吃进去的。所以水还是家里烧的白开水永远是主角。白开水里放些什么,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最后要提醒听众朋友,现在是三伏天,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尽量避免出汗太多,出汗多了注意不能一口气喝太多的白开水,酌情补充一些含盐分的水。
主持人:好多人认为三伏天就应该多出汗,排毒又减肥,一举多得,是这样吗?
嘉宾:1 凡事都得有度,适可而止,适度而当。出汗可以带走体内一部分代谢废物,但是人体的代谢废物并不是主要通过出汗排出的。大家都知道,汗是咸的,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的流失,人体内平衡就失调了,人体的功能器官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可能会出现严重情况。去年的7月4号有新闻报道,一个芳龄20的女孩子在健身房锻炼,大量出汗,休息时突然晕厥,现场紧急处理后120送至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最后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这虽然是个个案,但也可以折射出运动后大量出汗对人体潜在的威胁。有研究报道:司机高温天气开车连续两个小时不喝水,就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缺水,影响大脑判断能力出错,我们知道脑组织中水分占80%以上,(脑组织正常工作必须通过生物电,那这个生物电必须在均衡的人体内环境,也就是一定的电解质浓度的环境下才可以正常工作)人体缺水,大脑缺水更严重,内环境平衡更容易破坏,所以影响大脑协调性以及判断能力。这些情况还表现在夏季游泳出现溺水现象,也是因为大量出汗导致脑组织缺水引起肌体协调能力障碍,无力性能障碍而发生悲剧。
2 出汗减肥,其实是个自欺欺人的误区(大约1分钟)。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没错!可男人也是水做的!正常成人水分占比重在60-65%
有人说,我夏天在家不开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不开,就这样大汗淋漓,全身像泡在水里一样,一称体重少了,心里很舒服,感觉不要上健身房在家里又省钱又省事就把肥减了,心里美美的。其实你减去的是水分,为了健康,丢失的水分必须足量补回来。
主持人:有听众朋友给我们在微信平台上留言了,他说他想问问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徐科长请您给我们这位听众解释一下。
嘉宾:
首先来了解什么叫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利用我国地理所处环境,夏天自然界阳气盛,而人体在这个季节也是阳气生发的特点,根据中医“春夏养阳”,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理论,用内服外用中药配合针灸等一些方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简单说吧
1.呼吸系统的比较多,比如老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再就是效果也比较好的关节疼痛比如肩周炎、风关等。3.消化的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
3 儿科疾病如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以及一些体弱儿童,
其他归类于阳虚体质人群的一些常见症状也可以看冬病夏治门诊,具体治疗铜陵市中医院在这个方面开展的比较好。
那听众朋友可能要问:是不是只要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群都可以接受冬病夏治?
凡是都要因人因事辨证施治:比如以下状况就暂时不能接受冬病夏治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制壮实易上火之人,也就是体质本来很好,通过冬病夏治追求好上加好不可取。
主持人:原来“冬病夏治”的说法是真的,那我们在这个三伏天里真的要好好来调理调理我们的身体了,这样我们冬天可能就会免受一些疾病了困扰了。那您之前说到夏季我们的身体需要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一个“冬病夏治”的效果,那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呢?
嘉宾: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概括说就是通过饮食起居调节:尽量吃当季当地的蔬果,既新鲜又间接地吸收天地之精华;注意荤素兼备、粗细搭配饮食有度;顺四时、适寒暑起居有节。
主持人:恩,我觉得这位听众问的还是特别有水准的,可能不仅仅是她,很多人都觉得出汗好,出汗是身体好的一种表现,出汗还可以帮助减肥,现在看来好像并不完全是这样。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在三伏天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徐科长,您给我们明确的说说吧。
嘉宾:话题又绕回来了,夏天出汗多,好多女孩子感觉皮肤又油又干,就买来各种补水神器补水,管用吗?这就是出汗减肥不成,还会伤及皮肤。出汗丢失的水分,人体为了平衡,会迅速发生调节机制,代偿性调动细胞内的水分到细胞外,缓解机体功能障碍。这样会导致皮肤缺水,表现指腹出现皱褶,表皮出油。就见许多女孩子,尤其是那些白领一族,在办公室有事没事就拿个喷雾瓶不停地喷水,好让皮肤水灵水嫩的,几十块钱一瓶的喷雾剂是什么成分我不知道,但喷到你脸上肯定会很快会挥发掉,喝水,喝进去由内而外的补水才是正道。
再就是夏天汗多,许多人就不停的洗澡,那这个洗澡要注意什么?尤其是老年人群?夏天出汗后,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所以洗澡的次数难免增加,但要注意,每次洗澡时间不要时间太长,5-6分钟简单冲洗一下就可,不要因为出汗油腻反复用洗浴用品搓洗,更不能泡在浴缸里,因为热水洗澡的时候,毛孔扩张,会不知不觉大量隐形出汗而不自知,尤其老年人群要防止出汗多脑功能障碍晕厥。
有人问:夏天出汗多,尿量减少、尿色变深是正常现象吗?
不然,正常成人每天尿量应该是1500-2000ml,尿色是清亮的。夏天出汗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就是体内缺水的表现,这一现象对所有成年人群都需要引起注意。尤其是整天行驰在路上的司机朋友,您千万要怕找厕所麻烦不喝水,以为省事,一旦因为体内缺水严重,导致大脑反应判断能力下降,受损的很可能不仅仅是您的健康。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主动喝水,喝足水。
另外:在这里我们尤其要提醒大家,三伏天要谨防空调病,大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毛孔扩张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空调为人类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恒温环境:冬天不穿棉,夏天不出汗,将人体本来固有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功能,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废用性萎缩了。这样导致一系列新型疾病应运而生,比如空调病。夏天尤其这个三伏天我们尽量避免大量出汗,但是不能一点不出汗,这就违背了人体必需适四时,顺寒暑。还是那句话,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才能最大程度维护健康。夏天使用空调要适度,坐在家里不动都大汗淋漓,那就要打开空调减低室内温度,而不是为了不出汗一天24小时空掉不停,晚上捂着被子开空调睡觉,早上起床很多人提不起精神。更不能从外面一进来对着空凋冷风口吹,这时候毛孔扩张,寒气正好趁虚而入。
时间关系,简单而又不得不提醒夏季老人运动时还是要注意避开高温时间节点,早晚活动过程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避免大量出汗,前面也说过了,大量出汗脱水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影响:人体血液中的水分比例达84%以上,缺水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起相应的症状,这就是好多人不理解夏天血管扩张为什么也会出现如心梗、脑梗等症状。所以呀,老人夏季天热种种原因不愿意开空调,出汗过多,盐分丢失,饮食又过于清淡,导致人体内平衡失调,心脏工作的正常环境破坏了,加之血液缺水粘稠,就出现了健康故障。
主持人:是的,可能很多人觉得三伏天天气太热了太难熬了,会通过各种方法给自己的身体去热,比如说洗冷水澡、吹空调、吃雪糕,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在这样一个大夏天里能足不出户就更好了,但是却不知道,当你在做这些所谓的降温的好方法的时候,寒气和湿气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了,其实是对我们身体非常不好的。相反,如果你在三伏天里可以像我们刚才说的“以热制热”“以热逼寒”把身体的寒气逼出来,那么可以起到一个冬病夏治的效果。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那就是要补充身体的水分。今天也非常感谢徐科长做客我们的节目,给大家讲了许许多多关于三伏天的养生方法,希望对我们的听众朋友有所帮助,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嘉宾: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其实我们一直说入伏入伏,简单的来说就等于进入“三伏”天了,但是我一直不太理解我们口中的三伏天是什么意思。这“三伏”究竟指的是哪三伏,能不能请徐科长给我们解释一下。
嘉宾:好的,“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这个时候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个三伏天不仅仅是热这么简单,这种气候如果我们不注意养生的话可能还会使我们的身体出很大的毛病啊。
嘉宾:所谓养生,无外乎吃吃喝喝,进入三伏以后,酷暑天气模式正式开启。
(吃的方面因为天热,胃口下降,消化能力也下降,油腻厚味的饭菜不想吃,也不好消化,不妨多吃些苦味清淡的食材,比如丝瓜、苦瓜、西瓜、绿豆、莲藕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食材),天气炎热,出汗是难免的。
主持人:三伏天由于天气炎热,身体里的水分流失的会比较快,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尤其是我们的老年朋友好像特别容易缺水,这是为什么呢?
嘉宾;我们平常许多人不习惯于主动喝水,口不渴不喝水,其实出现口渴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是体内出现缺水而通过大脑口渴中枢发出的报警信号,而老人口渴中枢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即使体内缺水了,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觉,老人又比较固执,口不渴不会主动喝水,所以老人一定要改掉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采取主动喝水。当然,成人也需要主动喝水,而不是总要等到出现故障报警了才喝水。
主持人:老人怎么喝水?喝什么水?
嘉宾:老年人群除了早晨起床第一杯水一次性喝完外,其他时间,建议主动喝水,少量的细水长流似的喝水。如果出汗不是太多,就按照平常习惯白开水、淡茶水都可以,如果出汗很多,就要少量喝些淡盐水,千万不能运动出汗后,口喝难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大量的白开水,因为出汗后体内盐分和一部分电解质流失,突然喝大量白开水导致恶心、头晕、心悸等一系列水中毒的症状。
主持人:我们去逛超市,超市里花花绿绿的瓶装饮料看的我们是眼花缭乱。矿泉水、山泉水、纯净水,苏打水、碳酸饮料、果汁、牛奶、运动型饮料……这么多类型的饮料,都健康吗?怎么喝更科学?
嘉宾:别看这些琳琅满目、各有说辞的水,大多是忽悠,买的是噱头。我们需要的是水,其他的营养是通过饮食吃进去的。所以水还是家里烧的白开水永远是主角。白开水里放些什么,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最后要提醒听众朋友,现在是三伏天,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尽量避免出汗太多,出汗多了注意不能一口气喝太多的白开水,酌情补充一些含盐分的水。
主持人:好多人认为三伏天就应该多出汗,排毒又减肥,一举多得,是这样吗?
嘉宾:1 凡事都得有度,适可而止,适度而当。出汗可以带走体内一部分代谢废物,但是人体的代谢废物并不是主要通过出汗排出的。大家都知道,汗是咸的,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的流失,人体内平衡就失调了,人体的功能器官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可能会出现严重情况。去年的7月4号有新闻报道,一个芳龄20的女孩子在健身房锻炼,大量出汗,休息时突然晕厥,现场紧急处理后120送至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最后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这虽然是个个案,但也可以折射出运动后大量出汗对人体潜在的威胁。有研究报道:司机高温天气开车连续两个小时不喝水,就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缺水,影响大脑判断能力出错,我们知道脑组织中水分占80%以上,(脑组织正常工作必须通过生物电,那这个生物电必须在均衡的人体内环境,也就是一定的电解质浓度的环境下才可以正常工作)人体缺水,大脑缺水更严重,内环境平衡更容易破坏,所以影响大脑协调性以及判断能力。这些情况还表现在夏季游泳出现溺水现象,也是因为大量出汗导致脑组织缺水引起肌体协调能力障碍,无力性能障碍而发生悲剧。
2 出汗减肥,其实是个自欺欺人的误区(大约1分钟)。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没错!可男人也是水做的!正常成人水分占比重在60-65%
有人说,我夏天在家不开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不开,就这样大汗淋漓,全身像泡在水里一样,一称体重少了,心里很舒服,感觉不要上健身房在家里又省钱又省事就把肥减了,心里美美的。其实你减去的是水分,为了健康,丢失的水分必须足量补回来。
主持人:有听众朋友给我们在微信平台上留言了,他说他想问问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徐科长请您给我们这位听众解释一下。
嘉宾:
首先来了解什么叫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利用我国地理所处环境,夏天自然界阳气盛,而人体在这个季节也是阳气生发的特点,根据中医“春夏养阳”,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理论,用内服外用中药配合针灸等一些方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简单说吧
1.呼吸系统的比较多,比如老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再就是效果也比较好的关节疼痛比如肩周炎、风关等。3.消化的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
3 儿科疾病如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以及一些体弱儿童,
其他归类于阳虚体质人群的一些常见症状也可以看冬病夏治门诊,具体治疗铜陵市中医院在这个方面开展的比较好。
那听众朋友可能要问:是不是只要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群都可以接受冬病夏治?
凡是都要因人因事辨证施治:比如以下状况就暂时不能接受冬病夏治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制壮实易上火之人,也就是体质本来很好,通过冬病夏治追求好上加好不可取。
主持人:原来“冬病夏治”的说法是真的,那我们在这个三伏天里真的要好好来调理调理我们的身体了,这样我们冬天可能就会免受一些疾病了困扰了。那您之前说到夏季我们的身体需要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一个“冬病夏治”的效果,那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呢?
嘉宾: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概括说就是通过饮食起居调节:尽量吃当季当地的蔬果,既新鲜又间接地吸收天地之精华;注意荤素兼备、粗细搭配饮食有度;顺四时、适寒暑起居有节。
主持人:恩,我觉得这位听众问的还是特别有水准的,可能不仅仅是她,很多人都觉得出汗好,出汗是身体好的一种表现,出汗还可以帮助减肥,现在看来好像并不完全是这样。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在三伏天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徐科长,您给我们明确的说说吧。
嘉宾:话题又绕回来了,夏天出汗多,好多女孩子感觉皮肤又油又干,就买来各种补水神器补水,管用吗?这就是出汗减肥不成,还会伤及皮肤。出汗丢失的水分,人体为了平衡,会迅速发生调节机制,代偿性调动细胞内的水分到细胞外,缓解机体功能障碍。这样会导致皮肤缺水,表现指腹出现皱褶,表皮出油。就见许多女孩子,尤其是那些白领一族,在办公室有事没事就拿个喷雾瓶不停地喷水,好让皮肤水灵水嫩的,几十块钱一瓶的喷雾剂是什么成分我不知道,但喷到你脸上肯定会很快会挥发掉,喝水,喝进去由内而外的补水才是正道。
再就是夏天汗多,许多人就不停的洗澡,那这个洗澡要注意什么?尤其是老年人群?夏天出汗后,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所以洗澡的次数难免增加,但要注意,每次洗澡时间不要时间太长,5-6分钟简单冲洗一下就可,不要因为出汗油腻反复用洗浴用品搓洗,更不能泡在浴缸里,因为热水洗澡的时候,毛孔扩张,会不知不觉大量隐形出汗而不自知,尤其老年人群要防止出汗多脑功能障碍晕厥。
有人问:夏天出汗多,尿量减少、尿色变深是正常现象吗?
不然,正常成人每天尿量应该是1500-2000ml,尿色是清亮的。夏天出汗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就是体内缺水的表现,这一现象对所有成年人群都需要引起注意。尤其是整天行驰在路上的司机朋友,您千万要怕找厕所麻烦不喝水,以为省事,一旦因为体内缺水严重,导致大脑反应判断能力下降,受损的很可能不仅仅是您的健康。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主动喝水,喝足水。
另外:在这里我们尤其要提醒大家,三伏天要谨防空调病,大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毛孔扩张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空调为人类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恒温环境:冬天不穿棉,夏天不出汗,将人体本来固有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功能,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废用性萎缩了。这样导致一系列新型疾病应运而生,比如空调病。夏天尤其这个三伏天我们尽量避免大量出汗,但是不能一点不出汗,这就违背了人体必需适四时,顺寒暑。还是那句话,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才能最大程度维护健康。夏天使用空调要适度,坐在家里不动都大汗淋漓,那就要打开空调减低室内温度,而不是为了不出汗一天24小时空掉不停,晚上捂着被子开空调睡觉,早上起床很多人提不起精神。更不能从外面一进来对着空凋冷风口吹,这时候毛孔扩张,寒气正好趁虚而入。
时间关系,简单而又不得不提醒夏季老人运动时还是要注意避开高温时间节点,早晚活动过程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避免大量出汗,前面也说过了,大量出汗脱水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影响:人体血液中的水分比例达84%以上,缺水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起相应的症状,这就是好多人不理解夏天血管扩张为什么也会出现如心梗、脑梗等症状。所以呀,老人夏季天热种种原因不愿意开空调,出汗过多,盐分丢失,饮食又过于清淡,导致人体内平衡失调,心脏工作的正常环境破坏了,加之血液缺水粘稠,就出现了健康故障。
主持人:是的,可能很多人觉得三伏天天气太热了太难熬了,会通过各种方法给自己的身体去热,比如说洗冷水澡、吹空调、吃雪糕,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在这样一个大夏天里能足不出户就更好了,但是却不知道,当你在做这些所谓的降温的好方法的时候,寒气和湿气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了,其实是对我们身体非常不好的。相反,如果你在三伏天里可以像我们刚才说的“以热制热”“以热逼寒”把身体的寒气逼出来,那么可以起到一个冬病夏治的效果。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那就是要补充身体的水分。今天也非常感谢徐科长做客我们的节目,给大家讲了许许多多关于三伏天的养生方法,希望对我们的听众朋友有所帮助,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