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很多人说,该吃得清淡点了。其实,很多人对“清淡”饮食的理解为“清淡=少油腻、少吃荤、少吃盐”。如何理解清淡饮食?
从饮食的角度来说,“清淡”饮食不是让你不吃荤,光吃素,夏季出汗多,人体消耗大,易疲乏,此时,适当补充高质量蛋白就是必要的了。其实,一些常见菜肴都有这种效果,比如:番茄蛋汤、老鸭汤、泥鳅烧豆腐(中医称泥鳅为“水中人参”,性偏凉;豆腐清淡又富含蛋白质)等。不要吃得太油腻,其实就可以了。对于很多把清淡理解为“吃素”的人,必须清楚“瘦”不是健康,适当摄入蛋白质,增强免疫力,才是夏季养生之道。
夏季说“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关于盐,吃得太咸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夏季,时有出汗,也不建议室内空调环境下从事低劳动强度人群额外补充钠盐,我国居民食盐用量普遍较高,对于一般饮食中盐分已足够,不必额外补充,绝大多数人还要控制隐形高盐食品的摄入量。而对于夏天出汗特别多的人(比如:户外工作者、运动员等),盐摄入过少,可能会导致人出现低钠血症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这类高温高强度工作人员大量出汗时需要适当调整、增加盐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