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而今年的中伏持续20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炎热高温,常常容易中暑。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而阴暑是由于夏月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老人、儿童、体弱及患有宿疾之人,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阴暑的症状与寒凉外感相关,常表现为神疲倦怠、发热恶寒、无汗、身重酸痛,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关节疼痛。
三伏天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无论长时间待在室内空调房间外出,还是从室外高温环境进入室内空调低温环境,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血管急剧收缩或者扩张,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另外暑热高温季节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从饮食角度建议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此外,盛夏时人体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就全身湿透。而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若再行剧烈运动,则出汗更多,气随汗泄,更加耗损身体。因此,暑热天气因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出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