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家庭医生乐了居民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位老人姓秦,是辖区内的居民,平时子女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照顾。自从他签约家庭医生之后,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就隔三岔五地给他打电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提醒他按时吃药,天冷加衣。秦大爷告诉记者,当天来服务站测血压,也是服务站的医务人员给他打的电话。因为知道他的血压高,所以医务人员隔段时间就要求给他测一次血压,以往都是上门服务的,为了不给他们增添麻烦,这次老人提出自己来服务站测量。
在提到家庭医生时,一位前来服务站问询的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自从签约家庭医生后,看病方便多了,而且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态度都很好。现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我们都会问询他们,他们也细心地给我们制定一个健康膳食表。前段时间,我的邻居陈山陵因右脚趾骨折,来服务站寻求帮助,服务站立即为他提供了拐杖,并且督促他如何调理。”
在卫生服务站里,记者看到,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建立了花名册,以便随时为他们提供服务。对于身体不好的居民,医务人员定时督促他们有规律地服药,在饮食方面建议居民食用低盐低脂食物,劝告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等事项。
家庭医生提供多样化服务
卫生服务站的唐宇玲医生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捷,铜官山区官塘社区龙潭卫生服务站于2013年1月推出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在此之前,官塘社区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为辖区居民发放联系卡,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上门随访,免费为65岁老年居民做健康体检。到推出家庭医生式服务时,已经做到了包括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测量、全科医疗咨询、口腔护理保健、合理用药指导、健康宣传品发放、心理保健咨询及趣味猜谜活动等全方面的健康服务。唐宇玲说,龙潭卫生服务站划分为两个社区卫生志愿者服务团队,每个团队都配备一位全科医生和两位全科护士。平时居民有需要寻求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服务。对于一些有慢性病的居民,服务站的医生按照他们的个人情况,分别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唐宇玲表示,久而久之,服务站的医生对辖区的居民都已经熟悉了,居民看病时,根本不用看病历,就知道居民身上的“老毛病”,治起病来也更有针对性。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居民,社区家庭医生会建议居民立即转诊到服务站签订的公办医院,医院在对于上转来的居民患者,将实行免收挂号费,优先就诊、安排住院。如果居民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居民可以选择下转到社区继续治疗,看病更加方便,省钱。真正做到了小病社区看病不出门,大病医院治疗更便捷。
家庭医生普及仍有困惑
记者问及家庭医生目前的情况时,官塘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官塘社区已经建立了4个卫生服务站,8个社区卫生志愿者服务团队,累计签约的有2000户家庭,约1万多人。该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深化,社区多数老年居民已经开始接受并支持家庭医生为他们服务,他们也会经常上门寻求自己的家庭医生来帮助他们。但是,年轻居民对于社区的家庭医生并不是非常认可,他们对于养生的概念不强烈。同时,他们认为生病了要去正规医院,而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因此对于家庭医生的服务也不置可否。

微信公众号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