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孕前就超重的孕妈产检,她有糖尿病家族史,在初诊建卡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开始和她讨论体重控制的事情。
产检医生和她详细讨论了超重和糖尿病对她自己和宝宝的短期和中长期风险,以及该如何制订和实施体重控制计划,她听的很认真,执行得很到位,到了足月分娩的时候,她的体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比孕前减少了1Kg,还生了一个7斤多的儿子。
她完成了所谓“长胎不长肉”的梦想,这很不容易。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要明白以下几个道理:
1. 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多或者不增加通常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Peter Gluckman和Mark Hanson教授对荷兰大饥荒年代出生的孩子进行了系列研究。纳入研究的孕妇是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早期,中期或晚期)至少有13周以上的时间每天的食物摄入量低于1000卡路里/天。
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饥荒之前,对照组宝宝的平均出生体重是3389克;
在大饥荒年代,研究组宝宝的平均出生体重是3259克;
在大饥荒过后的年代,对照组宝宝的平均出生体重是3439克。
这三组宝宝的出生体重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这批大饥荒时出生的荷兰宝宝和非大饥荒时期出生的宝宝在体重上没有区别,和同时期出生的英国法国宝宝没有什么区别。在如此生活艰难的饥荒时期,母亲营养摄入明显不足,只有正常摄入量的一半还不到,宝宝却依然却膘肥体壮,这说明宝宝是从母亲那里抢夺营养。对此英国产科医生弗拉瑟(Robert Fraser)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评价:“孩子在母亲身体里就是一条高效的寄生虫”,你基本上饿不着TA。
对于正常孕妇来讲,每天的摄入量通常是2300卡路里/天,即使是严格控制,也不会降低到荷兰大饥荒的水平,既不会影响宝宝的出生体重,也不会带来长期的不良影响。
2. 真正是因为营养不良所导致的胎儿生长受限很少
传统的营养观念认为孕妈应该多吃,吃的不够会导致胎儿宫内营养不良,其实从临床的证据来看,绝大多数胎儿生长受限的原因不是母亲营养不良。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真正因为母亲摄入不足导致的胎儿生长受限的概率很小。
3. 你的体重增加和胎儿体重增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你的体重长得很快,可能会增加宝宝超重的风险,但是如果你的体重增加不够快,只要不是在孕中晚期什么都吃不下,吃啥吐啥,通常不会影响宝宝体重增长的。
4. 孕期饮食与控制体重原则 正常有节制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定期超声监测胎儿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