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生活失去规律,那上班族长假之后生理和心理容易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肠胃不适、头晕恶心、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天过得昏昏沉沉,神经衰弱和过敏患者都可能增加。这些症状也就是所谓节后综合征。如何应对?
一是设置作息缓冲期提前走出舒适圈 长假结束,人们需要离开悠闲舒适的氛围,立刻回到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惯性”,会感到很不适应,从而产生对上班的不适感。这时大家应提前调节,主动适应,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生活、工作的作息缓冲期。比如在假日最后一天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事,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回工作状态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意识到这些症状是人们重启工作状态时自然产生的,接纳这个重启的过程,不要对自己的状态有过多的苛责。另外,工作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开始做起,假期结束后的几天,不宜马上安排高强度工作,最好有一个缓冲调整期,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顺应身体调节奏尽快调整生物钟 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生活失去规律,因此容易在节后出现失眠、早醒,以及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情况。这时,我们应尽快调整生物钟,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作息。另外根据节气调整作息时间,顺应春天的节气,早睡早起,让各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节日期间,人们往往吃得比较多,也较油腻,导致肠胃负担过重,这也会令人打不起精神。所以在假期结束后的几天里,最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大鱼大肉。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粗粮,多吃谷类食物,在均衡营养的同时也帮助受损肠胃恢复。
适度户外运动消疲劳始终保持精气神 春节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增大饮食上的摄入,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运动量大幅减少,其后果不仅仅是“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么简单,人们的“精气神”也会受到影响,整个人变得“懒懒的”。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时走出户外,感受比朱自清的散文里还美的春的气息,看看一天比一天美丽的大自然,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晒晒太阳对改善情绪也有明显作用。除此以外,我们提倡“养生生活化,生活养生化”,我们可以把运动养生融入日常生活。比如增加家务劳动,少坐电梯、多爬楼梯,外出乘坐公交车时提前下车步行至目的地等,以此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