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走进直播间:2016年2月18日,我院儿科专家时澄做客铜陵新闻综合广播FM89.9《健康起跑线》栏目(公众微信号:铜陵之声),解读春季流感的防治。
【时澄简介】 时澄,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从医26年,对儿科多专业均有涉猎,尤其对小儿呼吸及新生儿疾病尤为擅长。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晋升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儿科是铜陵市重点培育专科,主要设有新生儿、小儿呼吸、小儿神经、小儿内分泌、小儿心血管以及儿童康复等。
每年冬春季节,都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的季节。我们都知道流感发病率高、传播快、所有的朋友都有可能得流感,更可怕的是还可能引起暴发、地区性流行,甚至大流行。之所以说的这么严重,正是因为很多人还对流感有误解,从而不能正确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因此我们总结一些流感测试题,有儿科专家帮助我们纠正观点,更科学的认识流感。
主持人小智:首先第一道题目就是很多朋友认为流感只会发生在冬春季节,这个对不对?
时澄:这道题是不对的啊,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国各地全年都有流感样病例报告,但北方省份在冬春季(即12月~次年3月)出现流感发病高峰,南方省份发病高峰不同于北方省份,主要在4月~8月,因而流感也常称为季节性流感。由于冬春季气候寒冷,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居室内相对较闭塞,空气流通差,室内外冷暖差异大,易患流感。同时,冬春季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及寒假时期,随着人员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和聚集,势必增加流感传播机会,从而导致流感疫情上升。
主持人小智:好的,第二道题,流感只通过呼吸传播,家里人共用毛巾和手帕是不会传染流感的。
时澄:这个也是不对的,我们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鼻、咽喉和肺部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但也可经人与人接触、共用手帕及毛巾等污染物品间接接触而感染。
主持人小智: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微信平台上,有听众咨询时医生,流感和感冒是不是一回事。
时澄:这个当然不是一回事,其实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流感就是感冒,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预防措施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大时,普通感冒的人会相对增多。在症状方面,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流感主要是以高热(38℃以上)、肌肉酸痛为主,呼吸道症状稍轻。此外,流感也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流感的传染性也强,容易导致传播蔓延,引起更大流行。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种,无法制造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则可以依靠注射疫苗得到有效的预防。
主持人小智:那想请问一下时医生,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和患慢性病朋友应该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吧?
时澄:嗯,是的。任何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大多数人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即不发病),呈现自限性过程,一般经过7天左右会痊愈(部分病例可长达2周)。但对于生病中的成人、老人或小孩而言,流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建议以上三类人群尤其注意预防流感的发生,比如可接种疫苗等。
主持人小智:每次到了流感流行的季节,很多健康宣传都会提到要勤洗手、开窗通风,这些工作应该是非常有助于预防流感的吧?具体有怎样的好处呢?
时澄:确实如此,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除了接种流感疫苗,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有助于预防流感。具体措施如下:①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②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立即洗手;③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④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⑥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主持人小智:在微信平台上有听众提问,医生您好吗,我最近流鼻涕很严重,会不会是患了流感,能不能服点退热药和抗生素试试?
时澄:我不能这位听众的看法,是这样啊,如果说有发热(38℃以上)和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不要陷入治疗的两个误区,即滥用退热药和抗生素。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流感病毒的正常反应,如强行压抑,只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帮助病毒在体内繁殖。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对流感没有任何疗效,反而会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主持人小智:得过流感的朋友都知道,身体会觉得不舒服,那么患有流感的时候,需不需要请病假休息一下?
时澄:这个是应该的,但是我们知道很多上班族不大愿意请假耽误工作,学生家长也不太乐意孩子休息在家耽误学习,但是作为医生我在这里提醒一下,患有流感时,最好休息和积极治疗,切勿上班或上学。这一方面有利于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流感的流行。从单位的角度讲,发生流感疫情时,要做好晨检和缺勤、缺工记录,发现有发热人员立即嘱其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主持人小智:另外想咨询一下时医生,流感疫苗对于我们抵抗流感的侵袭是有帮助的,那比如说上一个年度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还需要再接种吗?
时澄:肯定是需要的,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能“终身免疫”。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无交叉保护作用或交叉保护作用弱。接种疫苗后,约需2周时间才可以产生抗体,其产生的免疫力会随时间降低,一年后可能降至没有保护作用的水平。因此,每年都必须设计新的流感疫苗,从而使之与正在传播并预期可能引起下一次流行的病毒相匹配,故每年均需接种新的流感疫苗。一般推荐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因此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12月还可接种。另外,即使在流行高峰季节时接种流感疫苗,也能达到减少发病、减轻病痛、避免并发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