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今年的此刻我们尤其期盼大自然万物复苏,给九州带来生机!
立春也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每年这个时节,我们都要提醒公众格外注意:在做好保暖的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洗手,多戴口罩,开窗通风,远离人群。而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疫情仍在,我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那么立春来了,该怎样养生呢?
饮食起居
立春后,时序开始进入春天,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起居、饮食尤为重要。通过起居、饮食等调养,为整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抗击疫情!
起居调养,也就是随时留意日常生活细节,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疫情仍在蔓延,还需要居家,尽量减少外出的频次。但是居家时,还要注意保暖,初春时节不宜突然脱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其要慎重,不可骤减。人们常说:“阴冷莫过倒春寒。”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衣着保暖度,遵循夜卧早起,虽然初春时节,晴时阳光普照、温暖宜人,阴时则寒气袭人,时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还会使人感觉重回冬天。所以,立春之后要本着“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
饮食调养方面应该做到以绿色蔬菜为主。有条件尽量
食用新鲜蔬菜,如深色的菠菜、茼蒿、大蒜、菜台还有豆芽也很好。良好的营养是抵抗疾病、降低心理压力,保持生活工作能力的基础。
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
建议(1)食物多样,不盯着一种东西过量吃;(2)尽量吃天然形态的食物;(3)植物性食品食用量多于动物性食品;(4)多吃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5)居家也要积极锻炼身体,宁站勿座,宁座勿躺,提高代谢消化能力;(6)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忧虑惊恐沮丧的情绪,更能损害我们的健康!另外特别强调健康饮食以及饮食卫生。
2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媒体采访,释放了一些有关疫情防控的新信息。
第一件事:疫情的开始,是“病从口入”,所以我们无论何时不吃野生动物,不光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还有人类自己。应该从这次疫情事件中,当作惨痛的教训铭记在心。
第二件事:要关注粪 - 口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飞沫和接触来传播的。
飞沫的传播距离是非常有限,从人体出来以后很快就沉降了。
但是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以及电灯开关、水龙头,键盘鼠标,尤其是人人离不开的手机。而病毒在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比如在温度20℃的环境,湿度达到40%到50%,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所以,洗手非常重要。
第三件事 :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
针对前几天抢购双黄连现象,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目前家里储点什么药品跟吃什么药这是两个概念,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或者说用点什么药来预防,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
所以我们尽量依靠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尤其讲究立春后的运动健身,进入春季,春天阳气生发,运动调养宜动忌静。鉴于今年疫情防控,减少外出,我们可以在家利用现有的条件,多做各种各样舒筋活血的运动,重点要拉伸舒展颈椎、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天气晴朗无风时可以在阳台上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但不要从事大运动体力活动,一旦疲劳,其免疫力必然下降。
虽然病毒还在蔓延,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并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有能力战胜疫情!愿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迎来百花绽放,生机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