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OA 办公系统

  • 微信公众号
  • 预约挂号

健康科普

HospitalCulture

冬病冬治 督脉灸

发布时间:2017.12.25阅读次数:
          
古人云“冬练三九”,的确,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身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三九天是一年中天气最冷、阴气最盛的时段,人体遇寒则腠理不固密、卫外功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为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的好发季节。三九天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九天称为一九,往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称二九、三九??、九九共八十一天。此时气候寒冷,阳气敛藏。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寒气更易侵袭人体,导致机体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肌肤腠理不固,卫外机能不全,很容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等疾病。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作相应改变。冬至亦为阳气升发之时,三九天施治,具有补气助阳、扶正祛邪的功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目的。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督脉灸治疗的疾病是冬病,好发于寒冷季节,当冬至来临时,患者阴气的胜复同样达到了顶点,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而督脉灸给予温阳治疗,借助人体阳气回升之势,协助体内微弱之阳气的上升,促使体内强盛之阴气的下降,借助大自然阳升阴降的趋势和力量,促使人体的阳升阴降,以阳克寒,化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抑制其复发之目的。
1 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全身阳经经气,灸之能温补元阳的功效。督灸粉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肉桂、川芎等作为督脉灸的常用药具有温肾助阳,行气活血之功。加之生姜的走窜之性,艾灸的温经活络,达到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治肾虚之本;又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治督滞之标,激活督脉的壮阳固表作用。
2 作用机制
2.1 陈细艾绒
艾绒由艾叶制成,辛温,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借助艾灸热力渗透入里,从而到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艾可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艾叶性味苦,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散寒、回阳救逆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艾叶能促进气血流动,温经通络,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还有抗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2.2 姜泥作用
施灸过程,以生姜汁涂抹于施灸部位。生姜中的挥发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发散的作用。姜辣素具有抗过敏、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经艾炷加温后其作用可增强数倍。
2.3 经络作用
督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传统的灸疗方法,取穴多在取督脉正中线,自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从脊柱正中向两侧有一定宽度,包括夹脊穴、背俞穴。督脉施灸部位选择的理论依据为:中医学认为“阳气”为人体之本,“阳气”对脏腑起着温煦推动作用,阳气的虚弱与不足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脊背正中,络于肾,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能温养脏腑,是传输精气的重要通道。
3 督脉灸操作技术
3.1 施灸流程
嘱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正中线,自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从脊柱正中向两侧有一定宽度,包括夹脊穴、背俞穴。常规消毒施灸部位后铺上粉碎的生姜,再在生姜上均匀撒上艾绒。以燃烧的酒精点燃艾绒,任其自燃自灭。1 壮灸完后再换1 壮,连续灸1小时后取下姜泥。湿热毛巾轻轻擦净施灸部位皮肤。
3.2 施灸时间
一九:2017.12.22  二九:2017.12.31  三九:2018.1.9
4 临床应用
4.1 外科疾病
督灸治疗西医比较棘手的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独特优势。杨继国 研究表明:督灸疗法能充分发挥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作用,具有补肾通督、温阳柔筋、壮骨透肌、祛寒除湿、破瘀散结、通痹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亦有研究表明督灸疗法治疗颈椎病所出现的各类症状, 如肌肉痉挛、局部牵拉、头晕头痛、上肢麻木酸胀等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与传统的针灸疗法比较,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方面,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产生了明显的调节作用,达到了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4.2 内科疾病
督脉灸还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亏虚型咳嗽、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等。肺病虚损久则伤肾,肺肾功能强健与否与督脉密切相关,督脉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能敷布命门之火,温煦脏腑督脉铺灸可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益肺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督灸粉选用温肾助阳之肉桂、活血行气之川芎等药物,加以生姜泥之辛温走窜,艾灸之温热通透,可以增强皮肤的通透性,促进益肺灸粉药物的吸收。同时,采用督灸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满意,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4.3 其他疾病
同时,督灸治疗后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在治疗疼痛方面,督灸的治病机制在于温阳通督,促进局部炎性物质消散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可改善因“不通”“不荣”所致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症状。此外,督灸疗法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及睡眠质
量的改善。
4.4 配合其他疗法
配合中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通过随机分组研究表明,督灸配合中药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失调状态。督灸灸治疗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白作用。督灸结合逍遥散可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预约电话:0562-2103478 
古人云“冬练三九”,的确,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身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三九天是一年中天气最冷、阴气最盛的时段,人体遇寒则腠理不固密、卫外功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为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的好发季节。三九天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九天称为一九,往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称二九、三九??、九九共八十一天。此时气候寒冷,阳气敛藏。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寒气更易侵袭人体,导致机体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肌肤腠理不固,卫外机能不全,很容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等疾病。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作相应改变。冬至亦为阳气升发之时,三九天施治,具有补气助阳、扶正祛邪的功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目的。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督脉灸治疗的疾病是冬病,好发于寒冷季节,当冬至来临时,患者阴气的胜复同样达到了顶点,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而督脉灸给予温阳治疗,借助人体阳气回升之势,协助体内微弱之阳气的上升,促使体内强盛之阴气的下降,借助大自然阳升阴降的趋势和力量,促使人体的阳升阴降,以阳克寒,化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抑制其复发之目的。
1 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全身阳经经气,灸之能温补元阳的功效。督灸粉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肉桂、川芎等作为督脉灸的常用药具有温肾助阳,行气活血之功。加之生姜的走窜之性,艾灸的温经活络,达到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治肾虚之本;又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治督滞之标,激活督脉的壮阳固表作用。
2 作用机制
2.1 陈细艾绒
艾绒由艾叶制成,辛温,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借助艾灸热力渗透入里,从而到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艾可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艾叶性味苦,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散寒、回阳救逆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艾叶能促进气血流动,温经通络,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还有抗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2.2 姜泥作用
施灸过程,以生姜汁涂抹于施灸部位。生姜中的挥发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发散的作用。姜辣素具有抗过敏、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经艾炷加温后其作用可增强数倍。
2.3 经络作用
督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传统的灸疗方法,取穴多在取督脉正中线,自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从脊柱正中向两侧有一定宽度,包括夹脊穴、背俞穴。督脉施灸部位选择的理论依据为:中医学认为“阳气”为人体之本,“阳气”对脏腑起着温煦推动作用,阳气的虚弱与不足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脊背正中,络于肾,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能温养脏腑,是传输精气的重要通道。
3 督脉灸操作技术
3.1 施灸流程
嘱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正中线,自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从脊柱正中向两侧有一定宽度,包括夹脊穴、背俞穴。常规消毒施灸部位后铺上粉碎的生姜,再在生姜上均匀撒上艾绒。以燃烧的酒精点燃艾绒,任其自燃自灭。1 壮灸完后再换1 壮,连续灸1小时后取下姜泥。湿热毛巾轻轻擦净施灸部位皮肤。
3.2 施灸时间
一九:2017.12.22  二九:2017.12.31  三九:2018.1.9
4 临床应用
4.1 外科疾病
督灸治疗西医比较棘手的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独特优势。杨继国 研究表明:督灸疗法能充分发挥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作用,具有补肾通督、温阳柔筋、壮骨透肌、祛寒除湿、破瘀散结、通痹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亦有研究表明督灸疗法治疗颈椎病所出现的各类症状, 如肌肉痉挛、局部牵拉、头晕头痛、上肢麻木酸胀等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与传统的针灸疗法比较,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方面,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产生了明显的调节作用,达到了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4.2 内科疾病
督脉灸还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亏虚型咳嗽、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等。肺病虚损久则伤肾,肺肾功能强健与否与督脉密切相关,督脉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能敷布命门之火,温煦脏腑督脉铺灸可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益肺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督灸粉选用温肾助阳之肉桂、活血行气之川芎等药物,加以生姜泥之辛温走窜,艾灸之温热通透,可以增强皮肤的通透性,促进益肺灸粉药物的吸收。同时,采用督灸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满意,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4.3 其他疾病
同时,督灸治疗后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在治疗疼痛方面,督灸的治病机制在于温阳通督,促进局部炎性物质消散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可改善因“不通”“不荣”所致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症状。此外,督灸疗法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及睡眠质
量的改善。
4.4 配合其他疗法
配合中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通过随机分组研究表明,督灸配合中药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失调状态。督灸灸治疗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白作用。督灸结合逍遥散可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预约电话:0562-2103478
上一篇: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药方
下一篇:冬至养生 健脾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