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OA 办公系统

  • 微信公众号
  • 预约挂号

健康科普

HospitalCulture

气温骤降,打哆嗦的时候,小心你的血管!

发布时间:2017.10.13阅读次数:




    最近几天,全省都以阴雨天气为主。秋雨绵绵,气温骤降,这会使人体的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死等病发作的机会增加。因此在气温变化的时候,提醒您,一定要警惕以下这些“血管警报”。
   
1.心血管:推迟晨练时间
    由于气温骤降,全身血管会急剧收缩,并发生痉挛,血流不畅导致心脏出现缺血性改变,进而诱发心梗。秋冬交替之际,高危人群要做好
预防,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有晨练习惯的人建议推迟时间,避免过度寒热刺激导致的血压明显波动。
   
2.脑血管: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与脑卒中(中风)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天气变化大,可能会引起血压上升,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引起出血性脑卒中。因此季节
交替时节,要常测量血压,而且尤其要注意晨间血压管理。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生活中注意作息规律,不熬夜,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等。
    3.下肢血管:莫名的腿疼要当心
    秋冬时节,一些人会出现莫名的手脚发凉、小腿酸痛,走路多了就腿疼难忍。有些人补钙或者添加衣物、每天泡脚等都无法缓解症状。出
现这样的情况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血管疾病。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最终延误诊治良机。无诱因的胸背部疼痛、剧烈腹痛也要排查是否有外周血管疾病。因此,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老病号,除了应该加强防护、及时服药、避免情绪激动外,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4.三要
    要加强防寒保暖
    面对气温的大起大落,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增减衣物,有慢性基础病的人更要注意外界气候变化对自身的影响。
    要合理安排锻炼
    要根据身心状况锻炼身体,每天进行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量以不增心率为宜,或心率虽明显增加,但经休息片刻即能逐渐恢
复正常,且不伴有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症状。
    要适当进补
    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
健康打下基础。
    5.三不要
    不要过量饮浓茶、咖啡和酒
    许多人在平时有着许多不良嗜好,例如长期的吸烟、饮酒,平时喜欢大量摄入浓茶、咖啡,以及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将导致病情加
重。
    不要昼夜开空调
    许多上班族在家开空调,出门开车开空调,上班还开空调,整天生活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开空调时必须紧闭门窗,时间长了会导致室内缺
氧,细菌、病毒也会趁机大量积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空调隔些时间可以停一下,并适当开窗通风或直接到户外活动片刻。
    不要忽视健康体检
    健康人群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应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并在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需要专业医生的药物治疗。

  

 

 

 

 

 

 

 


 

上一篇:了解更年期知识,女性愉快的度过“多事之秋”
下一篇:想要走路带风、脚步轻松,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