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通知作为铜陵市第一批支援六安医疗队队员紧急驰援六安是在4月8日的下午,当时有的同事才下大夜班,有的同事才从隔离点工作结束回来。接到电话后,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匆匆地与3岁女儿道别,便立即赶赴集合点,登上了前往六安的大巴车。
4月9日,来到六安的第二天,休息不足5个小时的我们就出发了。出发前,不敢吃太饱,不能喝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被派到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村执行核酸采样任务。六安当天的气温有点高,我们又都穿着防护服,工作没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衣服,但是听到村民们的一声声谢谢,看着他们诚挚的脸庞,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两天是在封控区进行扫楼。接到任务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多少有点忐忑、紧张。早上5点多起床,一个鸡蛋、半块馒头解决掉早餐,6点穿好防护服准时出发。和我一起搭档的志愿者经验丰富,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采集任务。六安人民十分热情,得知我们来自铜陵,一声声“你们辛苦了”“给你拿个板凳坐会儿”“给你倒杯水”“喝瓶牛奶吧”,令人感到十分温暖。
4月12日,又是拆盲盒的一天。来到小区后,我分配的任务是26层楼的入户采集核酸。今天和我搭档的是一位同为宝妈的志愿者,她说她非常高兴当一名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啊,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拿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实现早日清零。扫楼任务完成后,夜幕已然降临,然而小区的马路边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待核酸检测,有老人还有小孩儿,我又迅速投入采集点的核酸采样。
4月13日,瓢泼大雨,气温骤降,六安市卫健委临时取消了任务,还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羽绒服。
4月14日,我们来到了金安区中市街道迎宾社区,又是一轮全员核酸采样。大家有条不紊地工作,配合的十分默契。“来,嘴巴张大,头后仰”,“不要紧张,马上就好”,“谁还没做核酸,请到这边来”......随着一支支咽拭子的减少、一管管标本的增加,一天的任务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每天在紧张中开始,在最后“抢人”的欢乐中结束,虽然一站就是5、6个小时,面屏早已被雾气打湿变得模糊,口罩下的脸颊也出现了一道道勒痕,防护服下麻木的双腿也在颤颤发抖,但我们是快乐的,内心是充实的。
4月15日,今天的任务需要的人数不多,大家都积极报名,领队想到了抓阄决定。每个人都抓完了,我打开看着手中的“阄”,开心地笑了。到达社区后,今天分配的任务是一栋34层楼入户单采,今天与我一起的有2名志愿者,我就像拥有了左右护法,一人负责拿物品敲门,另一个人负责扫码核对信息,我就负责采样工作,虽然楼层高,爬的我们气喘吁吁,但同心协力的感觉真好。
4月16日,从今天开始,六安市卫健委安排我们支援裕安区。来裕安区的第一天,因为信息登记员没有安排到位,就安排了六安二院的护士与我们搭档。我们的任务是3栋多层住宅,每栋有3个单元。我们背着自制的斜挎背包,依托昏暗的灯光,行走在狭小的楼道,雾气模糊了面屏,看不清楚楼道,稍不注意就会一脚踩空掉下去,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发生意外拖了集体的后腿。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裕安区月亮岛,岛内有一所“占岛为王”的本科高校---皖西学院,我和小伙伴们“承包”了这座岛,一天爬了两栋18层楼,还有核酸采集点。这里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非常贴心,干起活来既认真又负责,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一起为抗击疫情加油。
4月18日,我们来到了裕安区齐云社区。采样任务越来越繁重,短短一上午,已经破了我的记录,共采样了900余人,还有好几户人家需要入户单采。接下来的这些天我们一直在齐云社区,我的志愿者姐姐,从开始对采集系统的不熟练到后面的游刃有余,我们彼此的默契越来越深,马上就要离开了,仿佛彼此都有些不舍,疫情无情人有情。
不知不觉已经来六安18天了,18天里,每天能让我们安然入睡的是领队在群里发的第二天的任务时间表,早上出任务前是领队一遍又一遍“千万要做好防护”的叮嘱和一遍又一遍的七步洗手法,结束任务后是一层一层的消杀,再带着满身疲惫回到酒店,回归自己温暖的被窝。
4月27日,我们出了最后一次任务。任务结束后,领队通知下午返铜。我们像来时一样,匆匆收拾行李就返回了铜陵。
20天的援助抗疫转瞬即逝,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感受到了群众的力量,相信有这样的政府,有这样的人民,我们一定能攻克难关,迎来胜利,祖国一定能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