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病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国家卫健委于2017年9月20日发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患龋率接近40%,同时成人患龋率接近70%,龋病严重影响到国民的身心健康。

龋病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婴幼儿及童年时期的乳牙龋,将影响儿童牙颌系统的发育,使健康素质下降。医生建议儿童每半年口腔检查一次,预防龋齿发生。如果能早期预防,就可以从根源上防治龋病的发生。
如何解决龋齿问题?
龋易感性检测技术——快速预估龋病风险,有效防范龋病滋生。
龋易感性检测技术——通过口腔内致龋菌群产酸能力的判定,进而对被检对象的龋易感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分级,从而达到对未来龋病的形成风险进行早期诊断及对已有龋病的进行状态进行检测,为口腔医疗机构开展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利的工具,是目前国际上临床应用患龋风险的常用检测技术之一。

为什么要做龋易感性检测?
1、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专业标准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医会字﹝2020﹞第 013 号文件202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维护牙周健康的中国口腔医学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一版)》,“婴幼儿龋防治指南”作为14项标准之一,特别提出了龋易感性检测的普及和执行,此标准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有效规避龋病风险,及早做好孩子口腔保健计划
只有知道孩子对致龋细菌的抵抗力级别,才能制定出完整科学的预防保健方案,才能在孩子出现龋齿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及充填材料。
3、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早期预防
即能筛选龋高危易感人群,又能评测个体发生龋病的可能性,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
检测操作简单,无痛无创
使用无菌棉棒擦拭口腔特定位置后进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的进行龋易感性进行评估,进而对被检对象的龋易感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分级,能够更加精准的制定口腔保健的指导计划,确定检查的间隔时间和要求。
技术成熟
龋易感性检测作为龋病风险早期筛查项目,是国际上常用的个体龋风险评估检测技术之一。
哪些人群需要龋易感值检测?
1、婴儿
从一周岁起(乳牙一萌出即可患龋)的体检应该常规进行龋易感值检测,半年检测一次。
2、学龄儿童
在入园、入学体检时,在园体检每学期应该检测一次。
3、备孕期的新婚夫妇
孕前,除常规内外科检查外,应尽早进行口腔检查,接受口腔健康教育。
4、妊娠期的孕妇
孕妈妈龋齿若未经治疗和控制,变链菌通过母婴传播,宝宝患龋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5、42天检查的妈妈
如果妈妈与监护人有龋齿,则口腔中的致龋菌水平高,与孩子亲密接触后会把致龋菌传播给孩子,致龋菌在孩子的牙面上定植的越早,孩子越容易患龋。
检测地点: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五楼儿童保健科,咨询电话:0562-2133144。